首頁 > 歷史古橋 > 正文
萬古守安瀾 千載洛陽橋
2012-05-14 來源:中國公路網(wǎng)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位于福建省泉州城東13公里,是世界上尚存最大的海港梁式古石橋,譽稱"海內(nèi)第一橋"。它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并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橋。1987年由國務(wù)院頒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宋元時期興起的海上絲綢之路上,它就是交通要道,同時也是當(dāng)時廣東、福建進京城的必經(jīng)之路。

  據(jù)有關(guān)史料記載,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帶居住著古越族人。唐朝初年,由于社會動蕩不安,戰(zhàn)爭頻繁,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遷。而遷徙到泉州及閩南一帶的多數(shù)為河南一帶的中原人,他們帶來了中原先進的農(nóng)業(yè)技術(shù)和經(jīng)驗,引導(dǎo)當(dāng)?shù)厝藗冮_墾、發(fā)展。他們看到泉州的山川地勢很像古都洛陽,就把這個地方也取名為"洛陽","洛陽橋"因此而得名。



  橋與書俱麗

  洛陽橋始建于北宋祐五年(公元1053年)4月至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12月,歷時6年零8個月,耗資1400萬錢(約合1萬4千多兩銀子),全部由民間捐資。洛陽橋原長360余丈(1160米),寬1丈5尺(4.61米),橋墩46座,兩側(cè)有500個石雕刻扶攔,28尊石獅,石亭7座,石塔5座,規(guī)模宏大。石刻武士分立兩端,橋的南北兩側(cè)種植了700棵松樹。橋的中亭附近歷代碑刻林立,有"萬古安瀾"等宋代摩巖石刻。橋北有昭惠廟、真身庵遺址;橋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萬安橋記》碑刻,就立于祠內(nèi),被譽為撰文、書法、雕刻"三絕"。

  洛陽江位于泉州洛江區(qū)和惠安縣交界,古代則是閩、粵北上的陸路交通要道,現(xiàn)今仍然是福州、泉州、廈門往來必經(jīng)之地。當(dāng)時水闊流急,沒有建橋以前,人們往返只能靠渡船。

  每逢大風(fēng)海潮,常常連人帶船沉入江中,船主為了祈求平安過渡,就把這個渡口稱為"萬安渡",遂洛陽橋亦稱"萬安橋"。


 
  據(jù)《泉州府志》記載,舊萬安渡是北宋慶歷初(公元1041~1048年)郡人李寵石作浮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蔡襄出任泉州太守,其間主持改建成石橋。蔡襄(公元1012~1067年)字君謨,謚忠惠,福建莆田人。18歲時中了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進士。曾任端明殿學(xué)士,民間稱為蔡學(xué)士或蔡端明。官至禮部侍郎,宋仁宗曾御筆親書"君謨"兩字特召予之蔡襄博學(xué)多才,能文工詩,還精于書法,為我國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他一生著作頗豐,有《蔡忠惠公文集》30卷、《荔枝譜》、《茶錄》等著作傳世。

  蔡襄《萬安橋記》碑刻。計二方,此碑位于洛陽萬安橋南蔡忠惠祠內(nèi)中廳,蔡忠惠塑像前右。碑高295厘米(以下略去厘米二字),碑座高68,寬210,厚68,通高363,碑寬1 6 3 , 字徑1 9 × 1 8,6行,行13字。豎刻正書。上碑系宋刻原碑, 碑石色深, 下碑為現(xiàn)代就原刻重鐫, 碑石色淺。上碑終于"求"字,下碑始于"諸"字,全碑僅153字,內(nèi)容為:萬安橋記(上碑)泉州萬安渡石橋,始造于皇祐五年四月庚寅,以嘉祐四年十二月辛未訖功。累址于淵,釃水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長三千六百尺,廣丈有五尺,翼以扶欄,如其長之?dāng)?shù)而兩之,靡金錢一千四百萬,求(下碑)諸施者。渡實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職其事盧錫、王實、許忠,浮圖義波、宗善等十有五人,既成。太守莆陽蔡襄為之合樂宴飲而落之。明年秋,蒙召還京,道由是出,因紀(jì)所作,勒于岸左。

  碑文精煉簡潔,文筆優(yōu)美流暢,書法精湛絕倫,受到極高的評價。宋朱熹說:"誦公之功兮,萬安有碑,楷法草書,獨步當(dāng)世,文章青史,見重列夷。"《皇宋書錄》說:"蔡公萬安橋記,大字刻石最佳。"南宗周必大說:"蔡忠惠公大字端重沉著,宜為本朝書法第一,洛陽橋與吐谷渾詞,皆大書之冠冕也。"明代王世貞說:"萬安橋天下第一橋,君謨此書雄偉遒麗,當(dāng)與橋爭勝。"



  太守擬牒建橋

  洛陽橋興建的整個過程充滿了濃厚的傳奇色彩,在泉州地區(qū)以及臺灣和東南亞華僑聚居地,流傳著許多有關(guān)洛陽橋的民間故事。

  相傳遠在宋仁宗時代,那時洛陽江上沒有橋,僅用小船渡人。有只千年的烏龜精,化為一個船工,在江上渡人,每渡到一半,即興風(fēng)作浪,沉船害人。一天,烏龜欲作怪時,忽聞道:"船內(nèi)有蔡大人在,千萬勿作惡",頓時風(fēng)平浪靜,小船安然渡過了彼岸。驚魂甫定的搭客爭問哪一位是姓蔡的,結(jié)果,只有一個孕婦說他的丈夫姓蔡,她就是蔡襄的母親。她待蔡襄長大了,告訴他這一段經(jīng)歷,要他努力求取功名,將來建橋造福百姓。

  蔡襄中了狀元后,留在京城做官,卻未能回鄉(xiāng)興建洛陽橋。有一天,他伴著仁宗游御花園, 忽然靈機一動, 就悄悄用蜂蜜在芭蕉葉上寫了"蔡襄蔡襄,本省做官"八個字,仁宗抬頭看見黑壓壓的螞蟻排成字陣,不覺順口念道"蔡襄蔡襄,本省做官",蔡襄聽了,趕忙跪下謝圣恩,因為皇帝是金口玉言,說出來的話不能更改,就只好讓他回省做官了。

  蔡襄回到家鄉(xiāng),就開始籌劃建洛陽橋,但是困難重重,錢款一時無法籌齊。觀音菩薩知道了,就摘下一片荷葉,把它變成一個年輕貌美的少女,劃一只小船,離岸不遠泊著,聲言誰用銅元擲中她就做誰的妻子。消息一時轟動全城,許多豪紳紛紛往她身上投錢,結(jié)果都沒有投中,這樣子她得了一船又一船的銀錢,給蔡襄作為造橋資金。

  籌足了錢,工料也買好了,萬事俱備,只是潮水退不盡,沒法下基。橋墩奠基受到挫折,太守蔡襄愁眉不展。一天夜里,忽然夢見一位白發(fā)蒼蒼的仙人指點他" 龍宮遞榜,求助海神",急忙披衣擬牒,請求海龍王助一臂之力, 退潮三日, 好下橋基。寫好黃牒后,便坐堂問左右吏役:"何人下得海?"恰巧有一位叫夏得海的衙吏,一聽傳喚,趕忙回答:"小人夏得海!"當(dāng)知道太守要派他把黃牒送入海底龍宮,暗自叫苦,只好硬著頭皮奉命而去。他邊走邊想,若要下海,定難生還;如不履令,也難保身家性命。索性沽了一壺酒,喝得酩酊大醉。跌跌撞撞來到海邊, 醉倒在沙灘上。此時正好漲潮,他仿佛被波浪帶入水府,朦朧中只見美麗的龍宮公主捧出玉液瓊漿??哪知一覺醒來,手中的黃牒不翼而飛,手心上卻赫然寫個"醋"字。夏得海莫名其妙,慌忙踉踉蹌蹌跑回府衙向太守稟報。蔡公正在為橋基難奠愁眉不展,一見"醋"字,頓然大悟:

  "醋"字拆開來不就是廿一日酉時么?分明是海神暗示退潮的時辰!蔡襄轉(zhuǎn)憂為喜,立即差人在四城門頭張貼布告,諭令洛陽江兩岸民眾和造橋工匠,火速做好奠基準(zhǔn)備。

  廿一日酉時,洶涌的潮水果然退盡,整個江底裸露無遺。蔡襄親自指揮數(shù)千工匠拋石奠基、砌筑橋墩,洛陽江畔車水馬龍,穿梭不息,工程浩巨的洛陽橋終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一座座堅固的橋墩巍然屹立在江中。


 
  不朽的杰作

  上面的故事,當(dāng)然僅僅是傳說而已。洛陽橋的建造, 是對世界橋梁科學(xué)的一大貢獻。由于當(dāng)時洛陽江潮狂水急, " 水闊五里"、"深不可測",橋基屢被摧毀。造橋工匠創(chuàng)造了一種直到近代才被人們認識的新型橋基筏形基礎(chǔ),就是沿著橋的中軸線拋置大量石塊,形成一條連結(jié)江底的矮石堤,然后在上面建造船形墩。

  當(dāng)時沒有現(xiàn)代的起重設(shè)備,人們就采用"激浪漲舟,浮運架梁"的妙法,把一條條重達數(shù)噸的大石板架在橋面上,這顯示了先民建橋的非凡才智。他們又在橋下養(yǎng)殖大量牡蠣,把橋基石和橋墩石膠合凝結(jié)成牢固的整體,這就是造橋史上最別出心裁的"種蠣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把生物學(xué)運用于橋梁工程的創(chuàng)舉。至今,我們?nèi)钥梢詮哪切┚Y滿白色蠣房痕跡的橋墩石,窺探它當(dāng)年的模樣。

  洛陽橋是我國古代橋梁建筑史上的偉大創(chuàng)舉,也是我國第一座梁式海港大石橋。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教授曾說過,我國的古橋,他最欣賞的有兩座:北方的趙州橋,南方的洛陽橋。并稱贊"洛陽橋是福建橋梁的狀元"。洛陽橋建成后,泉州成為"梯航萬國"的東南巨鎮(zhèn)。馬可·波羅描繪泉州這座"宏偉秀麗的刺桐城"時,還特別提到它"風(fēng)墻林立"、"舶貨山積"的繁榮景象。

  洛陽橋的建造,使洛陽江天塹變通途,為南宋時期泉州出現(xiàn)的大規(guī)模造橋工程提供了豐富的經(jīng)驗。著名的安平橋、石筍橋、順濟橋等,都是仿照洛陽橋而建造起來的。

  洛陽橋建造900余年以來,先后修復(fù)17次。

  解放以后,為了保護抗日戰(zhàn)爭時期受到嚴重破壞的古橋,國家文物局還組織專家勘察古橋,于1993年春動工,對洛陽橋全面修建。1993年2月7日,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將軍來泉州出席洛陽橋重修剪彩儀式。至1996年洛陽橋竣工,歷時4年,耗資700萬元,古橋舊貌得以恢復(fù)?,F(xiàn)橋長731.29米,寬4.5米,高7.3米,44座船形橋墩,645個扶欄,104只石獅、1座石亭、7座石塔。

  歷經(jīng)千年依然屹立如故的洛陽橋,是我國建橋史上的不朽杰作,也是人們千古傳誦的佳話。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wù)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