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古橋 > 正文
“要讓后人知道橋上發(fā)生的事1
2015-07-07 
        今天是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78周年,根據(jù)安排,今天起,位于北京市宛平城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將舉行紀念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主題展覽。

        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歷史的大型綜合性專題紀念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2014年7月7日、9月3日,國家曾在這里隆重舉行抗戰(zhàn)紀念活動,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

        作為盧溝橋文物保管所老所長、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籌建人,今年88歲高齡的郭景興,人生早已與宛平城、盧溝橋、紀念館融為一體,其別號便是“橋翁”。近日“橋翁”接受了南方日報記者的采訪,講述他的一橋、一城、一館、一夢。

        ●南方日報記者王騰騰趙楊發(fā)自北京

        豐臺區(qū)建起70平方米陳列館

        1937年“七七事變”發(fā)生時,郭景興9歲,上小學二年級,第一次聽說北平有個盧溝橋。多年后,他走上盧溝橋,還能感受到好像日本飛機從他頭頂上掠過,插著膏藥旗的小火輪從薊運河駛過,尸體成排漂流而過……這些都深深刺痛著他的心。

        抗戰(zhàn)勝利那年,郭景興17歲,來到北平,首先去的就是盧溝橋。當時不曾想到,他一生都與盧溝橋結緣。

        1979年,郭景興從北京豐臺師范學校調入豐臺區(qū)文化局,主業(yè)是文物管理。“這份工作就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一樣,我到文化局那天起就開始負責收集有關盧溝橋和‘七七事變’的文物史料。”

        他說,當時的盧溝橋雖是國家重點文物,但還沒有真正被納入文物保護的范疇。對于曾經在這里浴血奮戰(zhàn)的國民革命軍第29軍將士來說,盧溝橋是他們不能忘卻的紀念。“一些29軍將士及家屬來盧溝橋尋找回憶,可這里只有一座橋,沒有任何設施,想喝口水都難。”郭景興當時想,如果這里能建一個紀念館該有多好。

        當?shù)卣敃r也開始考慮解決這個問題。北京市豐臺區(qū)文化局提出,要在盧溝橋建一個文物保管所。但當時條件艱苦,郭景興在盧溝橋畔轉了一大圈也沒有找到一個立足之地,更不用說找間辦公室了。“既然政府大力支持進行保護,這里是我們全民族抗戰(zhàn)的開始,我要盡力讓紀念這段歷史的展覽館豎立在這里。”

        后來,郭景興在盧溝橋邊鐵路工程隊的一個值班室借用了一張辦公桌,后來又找到豐臺自來水公司,要到一塊兩畝大的報廢水源地。在國家撥款4萬元的支持下,一間70平方米的盧溝橋史料陳列館終于在盧溝橋橋頭落成。

        文化部牽頭籌建紀念館

        陳列館建立了,辦得風生水起。郭景興又在考慮如何將史料陳列館做強做大,在他的腦海里,建一座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的想法冒了出來。但難題很多,這一想法幾年多都沒能實施。

        1982年5月,29軍軍長宋哲元的女兒宋景憲回國參觀盧溝橋。郭景興陪她參觀了盧溝橋史料陳列館。第二天,宋景憲向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鄧穎超建議,擴建陳列館為紀念館。這一建議被鄧穎超大姐接受了。

        聽到這一消息,郭景興非常振奮。果然,隨后北京市人大、政協(xié)、市文物局的領導分別來盧溝橋了解情況,提出盧溝橋史料陳列館要進一步擴大、充實。之后的幾年內,中央多位領導來盧溝橋視察。習仲勛、胡喬木等中央領導也都做出過批示,同意建抗戰(zhàn)紀念館。1984年,終于決定由文化部牽頭,籌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

        國家決定盧溝橋不再行車

        不過,讓郭景興擔心的還有盧溝橋的通車問題。“盧溝橋那時是交通要道,每天都有載重的大卡車經過,卡車經過的時候,我都能感到橋在顫抖。”

        為了向有關部門說清楚情況,他找了幾名年輕人,在橋的兩邊守著,計算過往汽車的數(shù)量,同時調查橋上獅子的損毀情況。“卡車一過,石獅子就被震裂,石頭碎片就往下掉。”

        郭景興將他調查的情況刻在鋼板上,印了幾百份資料,分別送到各個有關部門,希望能引起注意。“后來,很多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開始建議,要保護盧溝橋。”

        1982年12月30日,有關盧溝橋和宛平城文物保護的會議決定,把盧溝橋作為文物保護下來,永遠不再行車,修葺石橋,收回擴展出的人行道。

        “1986年的7月7日動工建館,當時所有人都非常支持我們,需要什么就給什么,所以1987年的7月6日,就完工了。”郭景興說。

        聲音

        “橋翁”中國夢:保護這段歷史告慰抗日英靈

        為了更好地展示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今年以來,在文化部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紀念館進行了大修,再次發(fā)展壯大。

        回望幾十年走過的路,郭景興說,剛開始他根本沒有想到這里最終能建起這么一座莊嚴雄偉的紀念館。

        郭景興說,要保護好這座意義非凡的橋,讓后人知道這座橋上所發(fā)生的事,讓這座橋告訴大家,曾有一批中華熱血男兒,在這里拋頭顱灑熱血。

        “這畢竟是紀念我們民族歷史的地方,是日本侵華的一個見證。命運讓我走到了盧溝橋,我就有責任保護這段歷史,以告慰長眠地下的抗日英靈。這也是我的中國夢吧。”郭景興說。

        策劃統(tǒng)籌:洪奕宜

        (原標題:“要讓后人知道橋上發(fā)生的事1)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