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古橋 > 正文
14萬人8個月修通滇緬公路
2015-06-23 
   沿著蜿蜒盤旋的山路,一輛輛滿載物資的老式卡車緩緩而行……這是奧斯卡獲獎紀錄片《苦干》里有關滇緬公路的鏡頭。片中,攝影師告訴大家,這條公路由志愿勞工建造。數(shù)百萬的工人們,包括兒童與婦女在內,用雙手和簡單的工具,硬生生地在大山里鑿出了這條公路。建造的過程危險不斷,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為修建這條中國抗日的生命線,數(shù)千人為之付出了生命。

   滇緬公路全長1146.1公里,中國境內長959.4公里。它穿山越嶺,險關重重,是戰(zhàn)時中國賴以御敵的生命線,史稱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遠東戰(zhàn)場交通運輸“國際大動脈”、“輸血管’。

   滇緬公路是怎樣修筑起來的?在這條“大動脈”上運輸戰(zhàn)略物資的南僑機工隊為抗戰(zhàn)做出了怎樣的貢獻?記者日前采訪了中國抗戰(zhàn)大后方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周勇,了解滇緬公路背后的抗戰(zhàn)史。

   美駐華大使

   驚為世界之奇跡

   抗戰(zhàn)期間,日本封鎖了中國北方及沿海的水陸通道,云南的交通戰(zhàn)略地位越發(fā)重要。1937年11月,國民政府撥款200萬元,限期一年修筑滇緬公路。

   開工之初,每天投入施工隊伍14萬多人。大部分修筑隊伍由來自滇西17個縣(設治局)的漢、彝、白、傣、回、景頗、阿昌、德昂、苗、傈僳、布朗等各民族群眾組成。

   著名作家蕭乾在《大公報》上發(fā)表的《血肉筑成的滇緬公路》文章稱:從昆明到畹町,每天10多萬人擺開一條950多公里長的“人路”,“10多個民族的群眾一鋤一挖、一挑一筐,饑餓、生死都負重在一條路上,其中有二三千人永遠做了‘路鬼’,只能魂飛回到他們親人的夢中。”云南各族人民經過8個月的日夜苦戰(zhàn),比原計劃提前3個月,于1938年8月31日修通了滇緬公路。

   英國《泰晤士報》曾感嘆說:“只有中國才能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做到”。美國當年駐華大使在給羅斯??偨y(tǒng)的報告中稱滇緬公路“驚為世界之奇跡,較之美國修筑巴拿馬運河工程,更為艱巨”,“中國政府能在短期內完成如此艱巨的工程,此種果敢毅力精神,實令人欽佩,且修筑滇緬公路,物質條件異常缺乏,第一缺乏機器,第二純系人力開辟,全賴沿途人民的艱苦耐勞精神,這種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

   回國參戰(zhàn)

   南僑機工擔任運輸重任

   滇緬公路修通之后,世界各國和海外華僑的援華物資全部依賴這條惟一的國際通道輸入中國。而那時國內的汽車駕修人員已悉數(shù)開往抗日前線,國內急需一大批技術嫻熟的汽車駕駛員。以陳嘉庚為首的南洋華僑救濟祖國籌賑總會立即發(fā)出了捐獻汽車和招募駕修人員組織“南僑機工回國服務團”的號召。

   從1939年2月到1940年2月,南洋華僑向國內捐獻了數(shù)百輛汽車。從1937年到1942年,華僑共捐幣38573600元(法幣)。華僑愛國青年們更是懷著救國熱忱,踴躍報名回國參加抗戰(zhàn)。南洋華僑籌賑總會從幾千名志愿者中挑選3192名組成了南僑機工隊,他們在1939年四五月間到達昆明,隨即在這條抗戰(zhàn)火線上出生入死、日以繼夜地運輸抗戰(zhàn)物資。機工們吃干糧、吞野果、啃竹筍,生活極其困苦,津貼十分微薄,安全沒有保障,但毫無怨言,支撐他們繼續(xù)戰(zhàn)斗的是滿腔的報國熱情。抗戰(zhàn)期間,機工隊中有1000多人獻出了生命。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