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古橋 > 正文
上海440歲古橋突然消失 工地負責人稱不知道
2015-06-08 
 
  2015年6月5日,上海,古御界橋只剩橋墩和兩塊橋面。 澎湃新聞記者 楊博 圖

   保護方案正待落實,上海一座440歲的古橋竟不翼而飛了。

   5月27日,網(wǎng)友“上海赤松里”在微博上貼出文章《再次消失的御界橋》:百年老石橋—御界橋曾經(jīng)過一次原樣移位保護后,被成功保留在咸塘岸邊,而今照片中的石板橋面已經(jīng)不知所終,獨獨留下幾塊橋梁結構。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近日實地走訪老御界橋遺址,一名工地安保人員稱,他看見過御界橋,就在工地后面的景觀道上,但工地開工后不久,橋就憑空消失。浦東文物保護管理所(“浦東文保所”)相關負責人則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御界橋大概在2008年成為上海市第三次文物普查登錄點,但對于古橋不翼而飛,他們并不知情。

   古橋:移動保護后還是突然沒了

   資料顯示,御界橋現(xiàn)有兩處,老御界橋建于明萬歷乙亥年(1575年),地處滬南路近咸塘的景觀道上,長不過10米,過去連接御橋村兩岸。新橋于1995年建造,是開發(fā)開放浦東的熱潮中所建設的鋼筋混凝土三跨橋,全長48米,自西向東與御橋路連接。

   洪先生是20世紀50年代出生的御橋村人,后因村子動遷,搬進了御橋旁邊的公寓。據(jù)他回憶,多年前的御橋村是一整片白墻灰瓦、錯落有致的江南民居的樣子。村落中心有兩條河浜交匯,名為“咸塘”與“小腰涇”。御界橋跨過咸塘與小腰涇交匯處,連接河道兩邊的村落,是村民往來集市的必經(jīng)之路。

   “乾隆皇帝走過的,有6塊石板,沒有護欄的。”居民葉女士站在咸塘東側的雜草高地上,一邊鋤地翻土,一邊說,“以前位置就在現(xiàn)在的新橋這里,本來有個御橋老街的,就在老街這里?,F(xiàn)在面目全非了,動遷好了都不認識了,老樣子都沒有了,都是新面貌啦。”

   6月5日,浦東文保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御界橋大概在2008年成為上海市第三次文物普查登錄點。

   2009年,針對御界橋的去留問題,浦東文保所和北蔡鎮(zhèn)政府及開發(fā)商等相關單位曾多次協(xié)調,最終達成一致意見,保留古橋。

   當時,浦東文保所給出了保護御界橋的建議:原址保留或將古橋整體北移進開發(fā)商所建小區(qū),成為小區(qū)綠化景觀的一部分。而后,由于御界橋本身所處河道需要擴建,原址保留有一定困難,便只留下將古橋遷移進小區(qū)綠地的方案。

   古橋為何遲遲未掛牌保護?

   浦東文保所表示,待御界橋真正落地后,他們便會向主管部門申報御界橋為“登記不可移動文物”。只不過,眼下開發(fā)商所建小區(qū)還未完工,古橋也一直未遷移進小區(qū)。近期古橋不翼而飛,浦東文保所稱并不知情,已經(jīng)派工作人員前去了解情況。

   據(jù)北蔡鎮(zhèn)黨委宣傳委員徐東介紹,御界橋所在地塊多年前已批租給陸家嘴公司,詳規(guī)由該公司項目部實施,已有計劃實施保護。同日,陸家嘴公司工作人員回應稱,該地塊在2012年左右移交給上海地杰置業(yè)有限公司繼續(xù)開發(fā)。

   工地安保:開工不久,橋就消失了

   6月5日,澎湃新聞記者多方打聽,來到了照片中御界橋遺址處。

   石橋原樣移位后,現(xiàn)只剩下幾條標志著位置的橋梁,自南向北坐落于咸塘岸邊,與景觀道融于一體。滬南路御橋花園二期施工工地的北側有一條向東道路,是現(xiàn)今唯一一條與景觀道交會的道路,也是到達老石橋唯一的方式。御界橋如今只留下南北兩頭橋梁橋柱,外壁上用紅漆標注著橋部位的名稱,疑為當時原橋移動保護留下的痕跡。北側橋石枕內(nèi)壁上刻著一行字:“水漾魚鱗不必褰裳”。

   澎湃新聞記者隨后走訪御橋村民動遷后居住的小區(qū)。御橋村村民萬阿姨稱,2015年御界橋橋面已經(jīng)斷裂:“橋被他們造房子的弄斷掉了,今年具體幾月份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斷掉了,你去紅綠燈那邊造房子的(工地)里面看看。”

   隨后,澎湃新聞記者走進位于該地塊中咸塘東面的萬科海上傳奇樓盤管理處詢問,工作人員表示,海上傳奇一期已全部交付,二期今年即將交付,河對岸將新建三棟高樓住宅,但他也從沒有收到過有古橋要移到小區(qū)中的消息。

   工地上,一名工地安保人員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看見過御界橋,就在工地后面的景觀道上,但工地開工后不久,橋就憑空消失,“我們?nèi)ツ臧司旁路菰谶@里建工地的,那個時候我看見那個橋還在,今年就沒有了,說不上幾月份沒有的。”

   該地塊施工單位—上海萬康機械施工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張立新在電話中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從未聽說過這片地塊有座古橋。當問及是否得知有座古橋存在,他連連稱“不知道”,并表示:“如果我們工地有人拆橋,我肯定會知道的。”

   專家:處罰太輕了,有些人根本就不怕

   同濟大學副校長、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署—同濟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學院院長伍江認為,如果按照現(xiàn)在所知道的信息—御界橋確實是明朝萬歷年建造,那么必然是某級文物保護單位,因為一般來說,如果得知該遺址是清代,甚至是晚清時期的建筑至少都會被列為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但現(xiàn)今如果御界橋被列為“三普點”的話,那么應該是曾經(jīng)重新造過。

   “御界橋被列為三普點,就意味著有一定的文物保護價值。從法律上來講,也不應該被拆的,只是現(xiàn)在法律還不健全,好多地方都在偷偷地拆這樣的三普點。”伍江說。

   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首先,既然已經(jīng)知道是“三普點”,文物保護部門應該立刻前來制止拆遷。其次,開發(fā)商要負起不翼而飛的責任。

   “這個事情要好好了解,究竟橋去了哪里?是被保護下來了嗎?如果真是不翼而飛,那么就是違法,違法就要懲罰。雖然現(xiàn)在懲罰力度有限,但好歹是懲罰。”伍江隨后提及了前不久外灘老建筑被刷墻一事,稱只罰50萬元太少了,“目前法律中的懲罰措施太弱了,更別說有時候根本罰不到,有些人根本就不怕。”

   伍江認為,現(xiàn)今留存在城市中、能夠記住城市歷史的文物太少了,“為什么現(xiàn)在上海政府部門都在努力,通過文物保護單位來找到幾千個三普點,公布第五批名單?都是想盡快地搶救一批呀!”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