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古橋 > 正文
身世最為傳奇的鐵券橋
2012-08-24 
溫嶺橋梁,有歷史淵源的,而身世又最為傳奇的,恐怕要算澤國的鐵券橋了。

  清《光緒太平續(xù)志·津梁》載:“鐵券橋,即澤庫之新橋。光緒間,里人阮萃恩立碑于上,碑刊‘得錢武肅王鐵券處’八字,并改今名。” 錢武肅王,即中國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創(chuàng)立人錢镠,武肅王是其謚號。

  得錢武肅王鐵券事,見載于《嘉慶太平縣志·雜志·雜物》:“鐵券,故臨海錢氏所藏。唐乾寧四年,昭宗賜節(jié)度使錢镠嵌金券,文共三百三十三字,券長一尺八寸三分,闊一尺一寸,厚一分五厘,重一百三十二兩,形如半瓦。其后子孫居臺州,券亦隨焉。至元丙子,家人攜以逃難,失去莫知所在。越再丙子,漁者于邑澤庫水中網(wǎng)得,以斧試擊,則鐵也。一村學(xué)究頗聞賜券事,賤市之,亦不悟其字為金。有報于錢叔琛之兄者,用十斛谷易歸。一角有斧痕,余完好如故。事載陶宗儀《輟耕錄》。又宋濂《送錢允一還天臺序》稱,宋季兵亂,券沈官渭水中者五十六年,元至順二年漁人獲之,售尚德之父世珪,說微不同。實則澤庫即官渭上游,一水相通,其記所出處不甚遠。若黃巖打網(wǎng)橋亦稱以獲券名,則于紀載無考矣。”

  鐵券是唐昭宗賜給錢镠的。錢镠(852年-932年),浙江杭州臨安人。剛出生時,因為相貌異常丑陋,父親本欲棄之,但因婆婆心中不忍,最后得以保全性命,因此錢镠小名“婆留”(“阿婆留其命”之義),直至發(fā)跡后才改名與“留”同音的“镠”,叫作錢镠。錢镠年輕時以販私鹽為生,后來吃糧當兵,由于打仗十分勇敢,逐漸做了將領(lǐng),并且越做越大。唐昭宗乾寧年間,擊敗董昌,占有兩浙十三州,被封為鎮(zhèn)海、鎮(zhèn)東兩軍節(jié)度使。乾寧四年(897年),鑒于錢镠招討董昌有功,唐昭宗特賜金書鐵券與他,免其本人九死、子孫三死。907年,朱溫滅唐稱帝,封錢镠為吳越王,吳越國自此創(chuàng)建。

  自錢镠獲鐵券以后,鐵券即被供于祖廟。后趙匡胤統(tǒng)一全國,建立了北宋,錢镠之孫錢俶向宋納土稱臣。其后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都曾專門觀賞過鐵券。北宋末金兵入寇,錢氏舉家攜券南逃,到了南宋紹興年間,錢俶曾孫錢景臻的兒子錢忱侍奉他的母親秦魯國大長公主(宋仁宗的第十個女兒)避地臨海。宋高宗趙構(gòu)即命于臺州賜第,第在臨海城內(nèi)美德坊。錢氏鐵券從此安家臺州。元至元丙子年(1276年),元兵攻破臨海,錢府家人帶上鐵券逃跑,從此鐵券不知去向。直到在溫嶺澤國被漁夫網(wǎng)得,才重新面世,勾出一段鐵券橋故事。

  漁夫得到鐵券,也不知是什么東西,用斧敲擊,見是鐵制品,就不以為意。村中一學(xué)究見到,用很低的價錢買了下來,也不知道錢氏鐵券字是用黃金鑲嵌的。后來有人將這一消息報告給錢氏后裔,錢氏后裔就用十斛谷子換回了這塊鐵券,這一寶物總算重又回到了故主錢氏手中,以后一直在錢氏家庭中輾轉(zhuǎn)收藏。此后,明太祖、明成祖、清高宗都曾特意觀賞過這塊鐵券。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錢氏后裔將此券獻給國家,當時由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保管。1959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又將此鐵券移交給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鐵券即出澤國,后人遂踵事增華,在出券處建橋紀之。光緒間,里人阮萃恩立碑于上,碑刊“得錢武肅王鐵券處”八字。阮萃恩,據(jù)清《光緒太平續(xù)志·選舉志》載:“阮萃恩,字賢杰,號曉云,泰恩弟。光緒中例授廣東靈山縣知縣,加同知銜。” 1935年重修鐵券橋。橋原為三孔人行石拱橋,解放后升高為人行水泥石梁橋,3孔,長約23.25米、寬約3. 5米。1992年又重修之。

  歲月滄桑,而鐵券橋依然。一段遙遠的傳奇,寄寓于橋,流傳至今。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wù)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