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古橋 > 正文
烏本橋,一場別樣的邂逅
2012-06-05 來源:新浪博客
所有去過曼德勒的人,大多都愿意用最大的激情去表達(dá)和演繹烏本橋。而當(dāng)我翻看他人關(guān)于烏本橋的攝影作品時,經(jīng)常感覺到自己的相形見絀,遺憾并沒有利用好瞬間變化的光線條件,也沒有去挖掘更佳的角度。但觀看的要點之一,便是置身其中,置身其中才能達(dá)到主客體的情感和心靈的共振,從而最大程度地接近一個地方的美麗。從這一點說,每一次旅行,每一次徘徊的不忍離去,每一次駐足的心靈擁抱,都是唯一和不可替代的。

  于是,我依然冒昧地寫著我的烏本橋,表達(dá)我眼睛里的烏本橋。



1.2公里長的烏本橋

  初來,所看到的是夕照下一個夢幻城堡;而最后的印記,是在緬語《童話》的歌聲中離去。一路上,無數(shù)的日出日落,烏本橋的日落美得平和溫暖,不帶一點點哀傷或是落寞。

  行走在烏本橋上,感覺到一種特殊的愜意,覺得行走在古老的傳說中,似乎找到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只是,這里,小橋變成了長長烏木橋,橋邊人家變成了臨湖寺院,橋下流水變成了明鏡湖光水色。而所喚起的安靜優(yōu)雅從容,卻如此相似。



孩子們在水邊玩的十分開心

  烏本橋修建于貢榜王朝的敏東王時期,大約距離現(xiàn)在160年。那一帶本是低洼之地,雨季湖水上漲,湖濱成為澤國。為解決當(dāng)?shù)亟煌ɡщy,敏東王修建了這座木橋,同時為了使橋梁不至腐朽,便用了珍貴的柚木來建設(shè)整座橋梁,從而具有了百年不朽的品質(zhì)。橋很長,長得超過我的想象,記憶中我還沒有見過如此長的木橋。這是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無論是橋墩、橋梁、鋪橋的木板均由珍貴的柚木構(gòu)造。建設(shè)整座木橋,差不多要花去百萬立方米優(yōu)質(zhì)的柚木。



蜿蜒曲線的盡頭是一座寺院
  踩著柚木橋,沐浴著下午接近黃昏的陽光。感覺烏木橋曲線優(yōu)美流暢。這蜿蜒曲線的盡頭,是一座寺院,隱藏于熱帶叢林之中,似乎有著一種神秘。而在烏木橋上,來來往往的人居然如此之多。游人自然不少,本地百姓也很多,而且還有很多僧人,或行或坐。在橋上,與很多人就是這樣迎面而過。突然覺得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感覺。有多少人,都是迎面而來,迎面而來卻總是擦身而過,似乎迅速流逝于身后。而又有多少的似曾相識,是已經(jīng)注定在未來生命一刻埋下玄機?



直指蒼穹

  站在烏本橋上,望一個方向。遠(yuǎn)處有平靜如鏡的湖面,而更遠(yuǎn)處,叢林處白塔掩映,在夕陽的照耀下,塔頂金光熠熠,構(gòu)成特別寧靜。而在另一個方位,接近黃昏的陽光照耀下,一副純粹的田園牧歌生存狀態(tài),完整呈現(xiàn)。

  落日很美。總覺得站在烏本橋上,看落日,有回到詩詞畫中的絲絲感受。覺得遠(yuǎn)處的枯樹與小船,如同漂浮于畫中。這種感受,如此暗合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審美精神,那種寧靜致遠(yuǎn),讓人一點暗啞,幾分沉浸,十分入畫入心。而在烏木橋的中部,有梯子可以下到橋下河灘。站在河灘上,向上望來來去去的人,覺得有一種很特別的意境,有一種孤獨在旁、觀人生過客的感受。



夕陽把水面染成金色

  走在烏本橋的夕陽中,覺得一樹、一舟、一屋、一人,皆成美景。一種人在畫中走的感覺。體會平靜如鏡湖面,悄悄染上一抹瑰麗色澤,然后由淺至深,漸成湛藍(lán)。

  而近處,湛藍(lán)慢慢讓位于滿目霞光,遠(yuǎn)處的獨樹似乎在火焰中堅持。有一種濃烈,無聲無息,烏本橋的夕陽燃燒,便是這般寧靜如初。



日落時分,烏本橋上來來往往的人,變成剪影。

  而烏本橋一個非常重要的特色,是黃昏光暈迷離下來來去去的僧人。他們數(shù)人成群地游走在烏本橋上,或者坐在橋墩上,默默看著夕陽。



行走的僧人
 
  在烏本橋,我有機會和很多的年輕僧人交流。烏本橋上的僧人大都是高中學(xué)生的年齡,具有非常強的主動與外國人交流的愿望,并在這種交流過程中燦爛如同一縷陽光。和他們聊天以后知道,他們就是橋頭寺院學(xué)校的學(xué)生,而英語都是寺院學(xué)校必須修的課程。于是每到黃昏,他們就來到這里和外國人交流,以鍛煉口語。



僧人和游客交談
  寺院學(xué)校,也強制學(xué)習(xí)外語了,這是一個社會內(nèi)核性力量尋求向外交融的象征。我在與他們的互動交流中,明顯感覺到他們英語水平的青澀。我的外語已經(jīng)算比較爛的了,但在他們面前,估計也是好過太多。但我能夠非常強烈地感受到,他們渴望了解外面世界的愿望,渴望自由的交流。

  在這種交流中,我絲毫感受不到漠然、沉重、自卑,也感受不到任何自我的有意壓抑,以及對交流主體背景差異的擔(dān)憂,他們清澈如這湖水,干凈,明亮。也許,他們所揭示的精神狀態(tài),也是緬甸未來的重要組成部分。



緬甸的戀人們把愛的誓言寫滿了烏本橋

  烏本橋被被緬甸本地人稱為“愛情橋”。當(dāng)初建橋時,橋頭橋尾和橋中共建了六座亭子,以供行人遮陽躲雨。在緬甸人看來,六座亭子體現(xiàn)了佛教的“六和精神”。六和精神本是僧團生活的準(zhǔn)則,即戒和同修(戒律面前平等),身和同住(行為上互不侵犯),口和無諍(言語上和諧),意和同悅(精神上志同道合),見和同解(在思想上有共識),利和同均(經(jīng)濟上均衡分配)。佛教僧團本質(zhì)上是很講究平等群議的,其組織方式建立在眾生平等基礎(chǔ)上。只是沒有想到,深受佛教思想影響的緬甸人,會天遠(yuǎn)地遠(yuǎn)趕來這愛情橋,立誓永葆這六和的和睦互敬,把烏本橋演變成婚姻家庭的精神圖騰,以至于成時尚。



整座橋有六個用于休息的亭子,這一小段可以叫廊橋

  只是,用一生歲月去保護這六和,談何容易!一個和字,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甚至要以信念的方式去堅持。遠(yuǎn)望,那六座避雨的亭子,多么像家的樣子,那亭子下,也許能夠感應(yīng)到和美溫馨的慰籍。這種幻想似的感知,讓夕陽下的我,內(nèi)心涌起一種尋求歸屬的期盼。

  在橋上走著,緩慢地走著,看著,感受著,直到暮色漸濃,寒意初上。望遠(yuǎn)處,暮色下芳草凄凄,寧靜和美。內(nèi)心感受到美的滿足。



自由歡唱的人們

  走得累了,倚在橋樁上看遠(yuǎn)處的獨樹、人家,殘陽如火,從水面直燒到天際,給四周全部涂上一層金紅。然后,聽到吉他彈出的熟悉旋律和相伴的緬語歌聲。轉(zhuǎn)過身,是五六個小伙子一字排開坐在橋欄上,中間的一個正彈唱著《童話》,年輕的臉龐伴著怡然自得的歌聲,讓每一個路過的人都會不由自主地放緩了步伐。這是我在旅程中第一次聽到的歌聲,在這之后,才發(fā)現(xiàn),隨處都可能有人懷抱吉他,自娛自唱。而當(dāng)時,在烏本橋的日落中,這樣的歌聲一時讓我不能移步,直坐到暮色漸濃,寒意初上。



一亭一世界

  大抵某個地方,惹人駐足流連,一是景美,一是意寓特別,烏本橋也是如此。“Amarapura的烏本橋”,聽起來仿佛有戲劇的味道。這道全柚木的橋橫貫了東塔曼湖,據(jù)說有一千多米,是世界上現(xiàn)存的最長的柚木橋。從橋頭到橋尾共有六座柚木亭,隔不了多遠(yuǎn),就有些給人休息的座椅。佛教有“六和”:身和同局、口和同語、心和同制、德和同守、見解和則同進、利益和則共享,于是印正在六座亭上。因為這個緣故,許多緬甸人在相戀時會不遠(yuǎn)千里趕來,同登這座橋,在這里立誓永遠(yuǎn)和睦互敬。



滄桑的木樁

   花了半個多小時的時間,由橋的起點走到了橋的另一頭,找到末尾那排木樁的編號:412

  也就是說烏本橋的柚木立柱有2×412=824根,每根平均為8米長,30公分直徑,橋面以平均4米寬,厚10公分來算:所用柚木=824×8×3.14×0.15×0.15+1200×4×0.1=945.7248立方米,再加六個廊亭的用料60立方米。烏本橋共用柚木約為1000立方米。

   按照現(xiàn)在的價值,每立方柚木2萬元來計,烏本橋的建造價應(yīng)為2000萬元。

   文物是不能用這種價值來計算的,我寧愿相信它值100億或更多,百年的烏本橋是無價的。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wù)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