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古橋 > 正文
紅橋修禊流風韻 至今猶唱冶春詩
2012-03-26 來源:揚州日報
問一問中國的文人,心目中的詩意棲居之所在哪里,你會發(fā)現(xiàn)答案如出一轍:揚州!

  這不是文人對揚州的吹捧,也不是揚州人的自我得意,而是源于這座城市與詩詞的關系水乳交融。對于詩詞來說,揚州造就了中華詩詞文化中的巔峰意境,比如孤篇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對于揚州來說,詩詞不僅是城市的肌理,也化作了城市的靈魂,比如景點、社區(qū)、學校,哪怕是公交站臺,首首楹聯(lián)、詩詞看得令人薰醉。所以,于丹不止一次地在揚州發(fā)出喟嘆:這是一座文得奢侈的城市!而康震的感慨則更為直白:揚州是一個生活的樣板,只要你停一停腳步,就可以感受到,現(xiàn)實的詩意人生就在我們中間。

  韋明鏵

  清代張九鐔有一首《晚秋廣陵泛舟》:“紅橋修禊冶春詩,載酒江湖似牧之。誰信一官煙月地,歐蘇鼎立見叢祠。”詩中所說的紅橋又名虹橋,只是揚州一座普通的橋,它的盛名來自詩人的雅集“修禊”。修禊本是古人春日在水邊沐浴除垢的風俗。詩人把飲酒賦詩稱為修禊,原是一種借指。但自從有了蘭亭修禊和紅橋修禊之后,修禊便總與詩人有關了。

  王士禛:紅橋飛跨水當中

  最早在紅橋修禊的是清初的揚州推官王士禛??滴踉?1662)春日,王士禛與揚州諸名士雅集于紅橋,眾人擊缽賦詩,游宴不息。王士禛作《浣溪沙》三首,其中有名句云:“北郭清溪一帶流,紅橋風物眼中秋,綠楊城郭是揚州。”眾人紛紛唱和,一時傳為佳話。著名詞人納蘭性德和道:“無恙年年汴水流,一聲水調(diào)短亭秋,舊時明月照揚州。曾是長堤牽錦纜,綠楊清瘦至今愁,玉鉤斜路近迷樓。”

  兩年之后,王士禛再次修禊于紅橋。這一回王士禛一口氣寫了《冶春絕句》二十首,最膾炙人口的一首是:“紅橋飛跨水當中,一字欄桿九曲紅。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

  孔尚任:酒家只傍橋紅處

  在王士禛之后二十余年,在揚州治水的孔尚任又一次發(fā)起紅橋修禊??咨腥问窃诳滴醵吣?1688)三月三日,在揚州紅橋舉行修禊的。這次參加雅集的名士數(shù)十人,來自八省,所以孔尚任稱這次聚會為“八省之會”??咨腥卧凇度氯辗褐奂t橋修禊》中宣泄了自己愉快的心情:“楊柳江城日未矄,蘭亭禊事共諸君。酒家只傍橋紅處,詩舫偏迎袖翠群。久客消磨春冉冉,佳辰逗引淚紛紛。撲衣十里濃花氣,不借笙歌也易曛。”

  厲鶚:雁齒紅橋儼畫圖

  雅集一般由官員發(fā)起,但詩人也可以自行其是。布衣詩人厲鶚就曾倡導過一次秋天進行的紅橋修禊。

  乾隆三年(1738)金秋十月,厲鶚就和揚州詩友閔華、江昱、陳章等人,暢游了秋日的瘦西湖。他們也因此留下了一組《念奴嬌》詞,后人則把這次雅集稱為紅橋秋禊。詩人汪沆因此寫下有名的《紅橋秋禊詞》:“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紅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揚州人認為,這就是瘦西湖名字的由來。詩人吳士英曾題道:“漁洋游記歸觴詠,樊榭歌詞入管弦。”他認為王士禛的《紅橋游記》與厲鶚《紅橋詞序》前后相映,兩次雅集一樣重要。

  盧見曾:二分明月舊揚州

  就規(guī)模而言,要數(shù)兩淮鹽運使盧見曾主持的紅橋修禊人數(shù)最多。盧見曾于乾隆二年(1737)來揚州任兩淮鹽運使。他仿效王士禛、孔尚任紅橋修禊舊事,數(shù)次雅集紅橋。當時名士如袁枚、厲鶚、金農(nóng)、鄭燮等,均曾參與盛會。其中最有名的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三月三日那次。這一天,盧見曾邀請諸名士聚會揚州倚虹園。他自己作七律四首,其中有名句“十里畫圖新閬苑,二分明月舊揚州”,各地依韻相和者達七千人。最后編成詩集三百余卷,并繪《虹橋覽勝圖》以紀其勝。揚州八怪之一的鄭燮也作有《和雅雨山人紅橋修禊詩四首》、《再和盧雅雨四首》等?!逗脱庞晟饺思t橋修禊》吟道:“一線莎堤一葉舟,柳濃鶯脆恣淹留。雨晴芍藥彌江縣,水長秦淮似蔣州。薄幸春光容易老,遷延詩債幾時酬?使君高唱凌顏謝,獨立昊山頂上頭。”

  曾賓谷:不思揚州最可憐

  清代紅橋修禊的尾聲,由兩淮鹽運使曾燠畫上句號。曾燠,江西南城人,著名詩人。乾隆年間,曾燠曾任兩淮鹽運使。當時很多名士都被招至幕下,以至于有“自賓谷出為兩淮鹽運使,而天下稱詩之士皆至于揚州”之說。

  曾燠在揚州任上十余年,他在揚州的詩酒生涯,詩人王文治有一首《賓谷來揚州,一時名流倡和成帙,擇其尤者鋟版以行,題曰〈邗上題襟集〉;茲復于衙齋西北隅,筑題襟館以實之。為賦二首》寫道:“邗上題襟事,騷壇喜再聞。古今雖異地,賢哲自為群。邗水秋風渡,平山日暮云。長空飛雁影,聊復點斜曛。”“隙地分官署,新營高館成。梅心知愛客,鶯友各求聲。石瘦靜尤碧,窗虛寒更明。公余惟把卷,合著短燈檠。”

  王鵬

  歷史上,李白、杜牧、張若虛、歐陽修、蘇東坡、秦少游、王漁洋等數(shù)不清的詩匠文豪,給揚州注入令人艷羨的詩意因子,營造出海內(nèi)外向往的詩意棲居意境。但如果把揚州的詩詞文化傳承全部歸功于上述古人,顯然是有失公允的。揚州的地方文人,對城市的詩詞傳承功不可沒。清代,在揚州舉辦的多次紅橋修禊,吸引了當時全國各地的文人雅士參與唱酬。而“冶春詩社”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留存的十萬首詩作,多是出于揚州本地文化之手。

  當代的揚州人,內(nèi)心對優(yōu)秀的中華詩詞文化深深地敬仰,守護家鄉(xiāng)曼妙詩境、傳承弘揚詩詞創(chuàng)作,成為共同的文化自覺。

  1981年,綠楊詩社在揚州大地率先宣告成立。5年后,揚州詩詞協(xié)會建立,時至今日,詩協(xié)會員達1200人。

  當代揚州詩人,從古代詩詞里汲取營養(yǎng),從現(xiàn)代生活中提取素材,創(chuàng)作“當代詩句”反映生活的新變化、新發(fā)展,為揚州的文化建設營造出詩意的和諧。

  詩詞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qū)、進企業(yè)、進鄉(xiāng)村、進景點“六進”活動,飽含著揚州人的創(chuàng)意。

  社區(qū),是詩詞文化的重要陣地。文昌花園社區(qū)獨創(chuàng)的《和諧文昌》報,七年發(fā)表詩作1000多首,濃厚的詩詞氛圍讓10歲的兒童也加入了創(chuàng)作行列;文苑社區(qū)與紅星詩文社的詩人聯(lián)手,為100多家店鋪創(chuàng)作并贈送與其經(jīng)營特色相符合的詩詞,市區(qū)呈現(xiàn)首個“詩文一條街”;蘭莊社區(qū)利用小區(qū)公共空間建設好人、書香、廉政、法制等6個主題詩詞長廊和詩詞廣場,社區(qū)居民自己的詩作今年將出版第四本詩集。

  學校,更是詩詞文化的“傳習所”。在邗江實驗學校,每天晨讀,學生都要用3分鐘誦讀經(jīng)典詩詞,“每日一吟”使學校充滿書卷氣;在汶河小學,各年級開展國學經(jīng)典誦讀與課堂詩詞講解,陶冶學生情操;在東關小學,學校編寫的《學生行為三字經(jīng)》成為孩子的行為規(guī)范。

  石油重鎮(zhèn)真武,濃郁的詩詞之風撲面而來。10年詩詞文化建設,路燈桿、店鋪門上的LED顯示屏、各休閑廣場成為詩牌、詩作、詩墻載體,全鎮(zhèn)26家詩社聚集油井下,千余名詩詞愛好者學詩、寫詩、賽詩,抒發(fā)生活的感受,歌詠美麗家鄉(xiāng)。

  ……

  獲悉當代揚州大地上的熾烈詩詞之風,《人民文學》雜志社與揚州報業(yè)傳媒集團共同主辦《春江花月夜》同意境征詩大賽,收到全球華人創(chuàng)作的詩詞近萬首;瘦西湖風景區(qū)、《揚子江》詩刊、市作協(xié)聯(lián)合舉辦“國際詩人瘦西湖雅集”,吸引當代著名詩人楊煉、子川和英國女詩人帕斯卡·葩蒂等前來感受詩畫意境。

  以千年文脈為指引,“詩言志、詩怡情、詩育人、詩立德”的創(chuàng)新作為在揚州如涌動春潮,讓“煙花三月”更加爛漫、“二分明月”分外皎潔。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