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古橋 > 正文
蘭州中山橋:黃河上的第一座橋
2010-07-30 來源:網(wǎng)絡
蘭州中山橋

  蘭州中山橋俗稱“中山鐵橋”、“黃河鐵橋”,位于濱河路中段北側(cè),白塔山下、金城關前,建于公元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是蘭州歷史最悠久的古橋,也是5,464公里黃河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因而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

  中山橋的前身是黃河浮橋。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將軍宋國公馮勝與元將廓擴鐵木爾(王保保)作戰(zhàn)時,在七里河(今七里河黃河大橋西500米處)搭造了浮橋,這是蘭州地區(qū)最早的黃河浮橋。但這座浮橋當時只是為了方便軍隊渡河,仗一打完就拆除了。洪武八年(1375),衛(wèi)國公鄧愈率軍平定河西,在城西十里建浮橋,以運送糧餉,命名為“鎮(zhèn)遠浮橋”。12年后的洪武十八年(1384),蘭州衛(wèi)指揮僉事?lián)P廉,將浮橋移至“河水少緩,近且易守”的白塔山下,因為靠近城區(qū),除了軍事用途外,這座黃河浮橋也成了黃河歷史上第一座可供民眾過河的浮橋。

  1906年,總辦甘肅洋務的彭英甲奏清朝廷,批準修建黃河鐵橋,并在1906年10月以16.5萬兩白銀包工包料的總價承包價德國泰來洋行,合同規(guī)定,鐵橋自完工之日起保固八十年。黃河鐵橋竣工之后,實際耗銀30.66萬兩。

  1942年,為紀念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第一橋”改名中山橋。

  1949年8月26日,國共兩黨軍隊在蘭州激戰(zhàn)。鐵橋橋面木板被焚,桿件及縱梁被槍彈打得通紅,但橋身安穩(wěn)如常。解放軍以奪得黃河鐵橋作為解放蘭州的標志。此后,蘭州軍管會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及工兵星夜搶修,于9月6 日修竣通車。

  1954年,蘭州市人民政府對鐵橋進行了整修,將原有的梯形拱架換成了五座弧形鋼架拱梁,將原來的木板橋面全部換成現(xiàn)在的鐵板橋面?,F(xiàn)在蘭州市的橋梁已達十余座,使自西固達川入境從榆中與白銀交界的烏金峽出境,在蘭州境內(nèi)全長152公里的黃河成為橋梁最密集的河段。


蘭州中山橋
 

  1989年,鐵橋保固期滿,部分構件老化。蘭州市政工程管理處正擬對鐵橋進行全面大修時,8月9日,一艘自重260噸供水船失控撞到了橋墩上,鐵橋遭受重創(chuàng),蘭州市當即組織技術力量進行搶修,使鐵橋轉(zhuǎn)危為安。同時,加寬了人行道,裝飾了橋身,鐵橋煥然一新。這一年,黃河鐵橋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鐵橋保固期滿后德國有關方面曾致函蘭州市政府,在詢問鐵橋狀況的同時,申明合同到期。

  1992年,在首屆絲綢之路藝術節(jié)期間,蘭州市政府在橋頭樹碑,第一次將鐵橋譽為“中國對外開放的象征”。直到今天,黃河第一橋仍在使用,在當?shù)?,跨越黃河必經(jīng)此橋。

  2004年,蘭州市政府投資500萬元,對黃河鐵橋開始進行建國以來最徹底最大規(guī)模的維修加固。中山橋?qū)⒔Y(jié)束其近百年的通車歷史,變成永久性步行橋。

  隨著時間的流逝.蘭州市區(qū)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觀.結(jié)構新穎.工藝先進.氣勢不凡的鐵路公路橋.這座古老的黃河鐵橋已不是溝通黃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盡管如此.人們還是敬仰它.觀賞它.因為它象一部史詩.飧刻著蘭州古往今來歷史的變遷.展示了蘭州人民燦爛藝術的畫卷.
上一篇:各地浮橋一覽
下一篇:古橋考證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