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工程設計 > 正文
呂山大橋橋型方案比選
2017-03-20 
   呂山大橋位于長興縣呂山鄉(xiāng)境內,上跨長湖申航道,橋址位于呂山鄉(xiāng)政府以西約1km,橋位呈近似東西走向,與所跨航道成70°。河道西側在地貌上屬于山前平原地貌單元,地勢平坦開闊,區(qū)內水塘眾多,鄉(xiāng)村道路與河溝交錯,勘察場地均為水田,地面標高在2.2m左右(85國家高程);河道東側緊鄰呂山(海拔高度56.9m)。河道的主要功能除通航外,兼排洪灌溉之用。航道縱向坡度平緩,雨量集中時河水暴漲。

   橋址地區(qū)屬于中緯度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根據(jù)記錄,橋位處年平均溫度15℃-16℃;極端最高溫度39.8℃;極端最低溫度-13.9℃;平均年降水量1266.7mm;年均水面蒸發(fā)量1297.2mm。

   1 項目特點及難點

   1.1 線形選擇

   由于呂山山體離航道本項目東側接坡區(qū)域狹小,接坡路段勢必進入山體導致一定程度的山體挖方和防護,接坡為高挖方路塹。因此選線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橋梁長度(特別是主橋長度)和山體挖方和防護的工程量。

   1.2 施工期交通組織困難

   由于長湖申線航道繁忙,并且橋址又處于航道轉彎及航道交叉處,主橋施工必須滿足不斷航、不影響凈高兩個條件的約束。所以主橋的橋型選擇是一個重點,常規(guī)的支架施工方法在該條件下實施難度較大,施工期間安全性差。

   1.3 地質狀況復雜

   如圖1所示,橋梁場址處地址情況變化極大,主要表現(xiàn)為河道西側為長江下游典型的沖積平原區(qū)地質狀況,地面以下10m范圍有不同程度的淤泥存在,基巖較深。河道東側為山丘坡麓,中風化砂巖埋深較淺,局部為僅為2m左右。該地質情況比較適宜采用一側主墩的橋型方案,采用擴大基礎即可解決100m左右主橋承載力,可降低工程造價,降低施工難度。

   2 路線方案比選

   根據(jù)結構地形特點,選擇如圖2所示兩條比選線路。由表1可知,通過對兩方案在路基填挖方量、大橋面積、征遷用地、造價等方面進行了比較分析,最終選擇A線路作為推薦線路。

   3 主要技術指標

   根據(jù)相關要求,本項目包括橫斷面狀況的主要技術指標如下:

   1)設計速度:30km/h;

   2)橫斷面設計:

   道路橫斷面:0.75 m(土路肩)+1.75m(硬路肩)+7.0m(行車道)+1.75m(硬路肩)+ 0.75 m(土路肩)=12.0m;

   主橋橫斷面:0.25 m(欄桿)+ 2.5m(人行道)+1.0m(分隔帶)+11.0m(車行道)+1.0m(分隔帶)+2.5m(人行道)+0.25 m(欄桿)=18.5m;

   引橋橫斷面:0.5 m(防撞欄桿)+11.0m(機動車道)+ 0.5 m(防撞欄桿)=12.0m

   人行梯道橫斷面:0.2m(欄桿)+2.4m(人行道)+0.4m(自行車坡道)+0.2m(欄桿)= 3.2m。

   3)橋面縱、橫坡:東西向橋梁縱坡為4%;橫坡2%。

   4)抗震要求: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系數(shù)0.05g(相當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本次設計按Ⅵ設防。

   5)設計汽車荷載:公路-Ⅰ級;

   6)通航標準:主橋上跨長湖申線(浙江段),橋梁中心線與航道中心線呈70°交角,通航等級為Ⅲ級,橋下最高通航水位2.66m,通航凈高H=7.0m,通航凈寬L=60m。

   7)橋梁設計安全等級:一級;

   8)設計基準年限:100年。

   9)風載:設計基本風速V10=28.6m/s

   4 橋型方案比選

   橋型的選擇除了滿足橋梁使用功能外,橋型結構應力求技術先進、結構新穎、施工方便、造型美觀,同時還要以不破壞或少破壞地區(qū)原有風貌為原則,最大限度減小施工對水流的污染,較好地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根據(jù)這些原則,初步設計階段,共提出了三種橋型比選方案。如圖3所示,分別為主跨104.8m獨塔雙索面斜拉橋、60m+100m+60m變截面連續(xù)梁、主跨100m下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

  ?。╝)4×30m+主跨104.8m單塔雙索面斜拉橋

   (b)4×30m+60m+100m+60m變截面連續(xù)梁

  ?。╟)主跨100m下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

   圖3 橋梁初步設計方案

   通過橋型方案比較,推薦采用方案一,即單塔雙索面斜拉橋方案。該方案將主橋全部重量集中在山體一側,充分利用了地質優(yōu)勢,不僅節(jié)約了下部工程的造價,同時斜拉橋的懸臂施工方法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對航道的影響。方案采用的倒Y形橋塔背依呂山,前傍航道,必將成為呂山一道亮麗的風景。(圖4)。

   5 結論

   該橋的設計十分注重與當?shù)氐匦蔚刂窏l件的結合,從線形選擇方面就十分注重于環(huán)境的協(xié)調性,選用的單塔雙索面“倒Y形塔”斜拉橋方案,充分利用了當?shù)氐牡刭|優(yōu)勢,減少下部結構造價,并且最大程度的減少了對通航及河流的污染。該橋的成功建造可為類似工程的設計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JTG D06-2004.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JTG D62-2004.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橋涵設計規(guī)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范立礎.橋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嚴國敏.現(xiàn)代斜拉橋[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1996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