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用好交通管理這個“硬道理”
2015-08-07 
        本報評論員

        交通管理是篇大文章,既有對城市建設和公共交通的規(guī)劃和設計,也有對交通需求的控制與疏導,還有根據(jù)已制定的交通法規(guī),對所有交通參與者行為進行規(guī)范、違規(guī)進行處罰、事故進行防范。

        當斯定律告訴我們:道路建設再快,也趕不上各種車輛的增長。據(jù)2014年數(shù)據(jù),成都擁有汽車總量排名全國第三,成都全市駕駛人排名副省級城市第一,成都每天汽車上牌量幾乎保持在1850輛,理論上成都需要每天修雙向四車道道路2.3公里才能予以容納。此外,成都電動自行車數(shù)量遠超汽車,達到500萬輛;成都市城市人口已達1500萬。這三組數(shù)字,構成一幅蔚為壯觀的城市交通出行圖。當汽車一心圖快,電動自行車一心想“鉆”、行人一心“避?!?,這樣的情形下,要想不堵,實屬不易。如此現(xiàn)實條件下,用科學的管理,最大程度上達到人、車各行其道,各守其則,才是治堵保暢最可依賴的法寶。

        一定要嚴。目前階段,不能僅僅依靠“道德約束”來要求所有人,很大程度上,交通文明是“管”出來的。每一個交通違法行為,都要讓其付出相對應的時間、金錢、“面子”的代價,以此讓之長記性。只有對包括駕駛人、行人在內的所有交通違法者施“高壓”,用重典、下猛藥,才能在每個交通參與人之間形成“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的默契,才能“養(yǎng)”出良好的出行習慣。

        一定要細。日前,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黃新初提出,要統(tǒng)籌做好強化產業(yè)、厚化文化、細化管理、美化環(huán)境、優(yōu)化服務五篇文章。細化管理,與“大城市、細管理”理念一脈相承,也正是成都交通管理改進的方向。首先,要認識“大”“斜之間的辯證關系,不能把交通管理局限于空間上的一點,時間上的一刻,要把城市交通的各個局部、各個事件、各個要素之間有機聯(lián)系起來。其次,制度要完善,交通法規(guī)越周密,規(guī)定越具體,可操作性就越強。法規(guī)不足,交警執(zhí)法就飽受掣肘,法規(guī)不嚴,交警執(zhí)法就力不從心。第三,“短”與“長”要結合,比如交通專項治理行動是治理城市交通亂象抬頭的有效手段,但這重在治標,還要依靠對制度的長期嚴格執(zhí)行達到治本目的。另外,“剛”“柔”要相濟。一方面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另一方面又要出情入理,優(yōu)化服務。比如“闖紅燈”,對“闖”的行為要嚴加處罰,同時也要細究“闖”的原因,看紅綠燈設置是否合理,標志是否顯眼,等等。

        當下,成都提出以“互聯(lián)網+”思維加快建設智能交通系統(tǒng),這是細化管理的創(chuàng)新性體現(xiàn)。加大對信息技術、移動應用、衛(wèi)星定位和導航技術、車聯(lián)網技術等的研發(fā)和利用,定會更大程度實現(xiàn)對成都道路資源的高效利用。

        道路,如同城市的毛細血管。保持道路交通的暢通,保證城市的健康運轉,交通管理是硬道理。

        本文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日報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